《第二大腦》筆記

Po-chiang "Bob" Chao
Words
Published in
Sep 4, 2023

--

Dall-E 2: an oil painting of a knight-errant girl typing note on a laptop

自己的主力筆記軟體換到 Logseq 已有一陣子,最初是為了希望在手機上也能實踐數位的卡片盒筆記法。原先使用的 Joplin 在手機版上沒辦法加 plugin,做雙向連結太累了,只好另尋開源方案;Logseq 有看起來還不錯的點對點加密同步機制、手機版操作也算 ok,就全部換過來了,但使用上一直有種過於複雜的感覺:功能很多,從單向連結世界搬家過來的我不確定是否用得上,「到底別人怎麼用的」就成為一件不時想起的事。網路上分享心得的人不少,但一篇篇都稍嫌破碎一點,所以看到有人提到《第二大腦》這本書是拿 Logseq 舉例,就買來翻翻。

許多寫這類書的作者都很愛引經據典、一件事情舉許多例子來解釋,這也許也是卡片盒筆記相關的習慣而生,《卡片筆記寫作法》也有一樣的問題… 稱之為問題完全是個人感受,但也因此這本書我許多地方都翻得非常快… 總之,以下順手把一些摘要筆記,連同與子彈筆記、卡片盒筆記等方式的關聯整理丟上來。

第二大腦是什麼?

與我們自己的實體大腦相對,一個以外部工具紀錄、且用非常類似大腦結構的方式存放相連資訊的東西,可稱為第二大腦。建立第二大腦的目的是釋放第一大腦的壓力,同時藉由各式連結與習慣創造更多發展、回顧、鞏固、淬煉的機會。

在以 Logseq 構建的第二大腦裡,可鋪設與實體大腦相呼應的觀念,比方說

  • 每個筆記的區段(Block)可類比為神經元
  • 許多 Block 可能參照到同一個主題關鍵字,該關鍵字若開為獨立一頁,則該頁可類比為反射區(這邊指的反射應該比較接近古典制約的反射行為,也就是經由學習後習得、會經過大腦的反射。)
  • 每個頁面前可以用摘要方式建立 Flash card,可視為簡單反射行為。雖然實際生物的簡單反射應該不經過大腦,但確實這種幫助記憶的東西就是為了讓你加深印象、也許以後不經查閱第二大腦裡的細節就可參照,所以這類比我覺得還不壞。
  • 多個頁面(反射區)的集群可視為中樞神經、可另建一頁索引;多個相關的中樞神經也許就是大腦皮層

這些譬喻我不曉得是否是作者獨創(推想應該不是,雖然別人在說第二大腦時我沒注意到還這麼細地一個個器官對上),但確實容易理解。

編寫區段(神經元)

書裡特別強調以區段為單位來記錄資訊,紀錄的順序大概是這樣的:

  1. 每天直接從日記頁開始,遇到什麼記什麼,每個區段盡量控制在 200 字以內以便一目瞭然。這邊其實近似於子彈筆記術裡單一則子彈筆記,或者卡片盒筆記術裡的隨手筆記。
  2. 用不同方向思考,嘗試以三個標籤將該區段資訊歸納到專案頁面/標籤或者是知識頁面/標籤,以便與其他資訊相互連結。如果歸納到專案,則專案結束後就當成備查;如果歸納到知識,那可以想見日後該頁還會不斷擴充調整。這邊比較是整理到群組頁面的子彈筆記,或者卡片盒筆記術裡的永久筆記。
  3. 也會有一些純備忘,不見得值得與其他頁面連結的資訊,那就放他去吧

日記、專案、知識、備忘是《第二大腦》作者分類資訊的方式,用 Logseq 應該會蠻自然就變成這樣,但「每個都要下三個標籤」就比較需要時刻留意了。

關於標籤(Hashtag/Label),我喜歡《卡片筆記寫作法》的說法:標籤是為了協助以後的自己巧遇這則筆記,應預先設想有可能會用上這則筆記的方向,以便設下標籤。除了這種比較容易想像的「場景」類標籤外,《第二大腦》作者另外建議了「思維模式」、「修辭方式」、「事件」等等可以拿來當標籤的方向,要點是:

  • 「三個標籤」是為了要更加立體(兩點成線、三點成面、四點開始立體)
  • 標籤亂加反而難管理,自己要依循一套固定的邏輯走

另外,Logseq 這個軟體的一些特性也應予考慮:

  • 子區段(縮排進去的)會繼承其父區段的標籤
  • 無論是另開新頁的[[這種方式]]或傳統 hashtag 的 #這種方式,實際上都會開一個頁面,不一定要很計較之間的差異。

標籤是區段這個神經元與外界連結的重要元素,但不需想著要一步到位盡善盡美。養成不斷回顧的習慣,逐步搭建結構即可。

編寫主題頁面(反射區)

點擊區段內的#標籤或[[連結]]會帶你到一個新的頁面,下方有兩種 References:

  • Linked References: 該區段若明確連結到這一頁,則會列在此處
  • Unlinked References: 與前一個相對,若該區段僅是提到這頁的標題,但沒有設定連結或標籤,則會列在此處

這些 References 雖然都已經列出來了,但其彼此的關係卻無法藉由這種方式表達,因此在翻查的過程中若發現兩個不同 reference 區段間的關聯,則可在這一頁的內容區(書中稱為「主反射區」)中編撰、反映出來;若在內容區已經將本來記在日記頁區塊裡的內容轉譯清楚,則為了避免資訊重複造成維護不易、原先的區塊也可以考慮從 reference 刪掉了。

若在內容區已輸入本來區塊裡的內容,則原先的區塊也可以考慮從 reference 刪掉了

逐步補強

第二大腦的建設有「勤於隨時紀錄,在記錄間逐步搭建結構」這種由下至上的方法,也有「時時回顧觀察目前還缺什麼,特別針對一個領域或主題補完內容」這種由上至下的方法,兩種方法應交替使用,便可不斷補強、學習。

其中,隨時記錄代表隨時都要有工具可以幫助紀錄(例如隨處有紙筆,並且還要定時謄寫到數位工具裡),而要針對主題補完則需要養成經常回顧第二大腦的習慣。

「隨時養成記錄習慣,並且經常回顧淬煉」應該是關鍵。前面提到的「多個反射區組成中樞神經」也對此有幫助,也許在 Graph view 裡發現多個頁面之間的關係後,我們可以另開一頁索引,除了放連結之外也表達自己思考過後的頁面關係。這裡意義上其實就是再幫這群頁面建立一些脈絡,並利用不時回顧來鞏固、精煉知識和價值觀。

標籤的部分也是,前面提過不必追求一步到位,而實際上 Logseq 在你改變了標籤頁面標題時也會幫你把過往連結的文字全部一併修改。比方說如果某個標籤是 #卡片筆記,已經用在 20 個頁面上,那點入「卡片筆記」那頁並改名為「卡片盒筆記」後,就會看到那些頁面的標籤全部都「正名」了。這都可以幫助我們逐步改善內容品質、增強內容關聯與一致性。

內容撰寫的要點

對於區段/頁面的內容撰寫部分,還有一些要點或說態度:

  • 人類的記憶實際上不可靠,而這可能是與生俱來的保護機制。即使自覺記憶力絕佳,也應該要持續將資訊記錄到外部工具中存放。
  • 跟子彈筆記、卡片盒筆記法提倡的都相同:即使是看書寫筆記也要用自己的話重新闡釋一遍論點,畢竟只有自己思考過了再寫下的東西才是自己的。單純複製引言確實仍適用於某些狀況(比方說原文已經十分簡單扼要難以改寫,或者就是故意要保留引言的),但無論如何要追求自己理解後重新寫下。
  • 紀錄思維時不可以只記結論,因為日後回顧時若無法從結論理解緣由、推斷邏輯,就無法再驗證或再鞏固、與其他知識妥善連結,效用將大打折扣。
  • 也許會遇上找不到詞彙好好描述的想法,可能這個念頭還不夠清晰,真的無法的話可以隨手記、再等待日後成熟的時機到來後修改補足。作者的其中一種方法:把煩心的事一件件寫下來,依照重要性、複雜度等等方式打分排序,再加以計畫打算花的時間與精力。很多時候這樣的過程就可以讓事情逐步清晰了。

其他還有一些關於人機合作、思慮數位化後傳承的觀點,我想都是奠基在數位化上,且也是數位化後必然會走、閃都閃不掉的事,就不多寫,有興趣的可以去找來看。

Ruddy 老師給的《建立第二大腦》還沒翻多少,倒是先把這本書掃完了。其實前述要點應該也是已經把《打造第二大腦》裡提倡的 CODE:Capture、Organize、Distill、Express 這樣的流程走過一遍,各種觀念殊途同歸。這本書閱讀加上筆記時間一個假日足矣,當然練習以及與自己的方法結合就可能是一輩子的事。

--

--